深情走廊 / 四萬元換一元     林麗
 母親較早離開人世,父親接著又走了,如果父親仍健在,今年是九十六歲,比中華民國年號少二歲。父親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年了,他高瘦略帶駝背的身影,仍然映入眼簾,母親則略為肥胖,常帶著微笑的面孔。
 父親早年經營碾米廠,做過日據時代的保正,悲天憫人的心懷,常以碾好的白米救濟鄉鄰,「賜人千金不如教人如何養魚釣魚」索性就將自已的田地供鄉鄰耕種,以免飢寒交迫。又為了鄉鄰認識漢字,不淪為文盲,遂在南投營盤口、內轆設立私塾學堂,自己充當師爺教起書來。
 國民黨政府早年在台灣實施幣制改革「四萬換一元」又實施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原不是坐享其成的父親,遂兩袖清風,仙風道骨了,當年養育四男四女談何容易!
 父親早年喜愛看「自由中國」「美麗島雜誌」,更喜好聽「南莊北康」群眾演講,也就是北台灣的康寧祥,南台灣的莊文樺演講,當年南台灣立法委員競選,父親還親臨高雄、屏東聽莊文樺與王金平的政見演講,對莊文樺的「萬里雄風」「狗吠火車」著作更愛不釋手。
 父親一生最快樂的事,可能是武堂長兄就任住都局北衛工程處長,派往新加坡公費考察,父親親往機場送行,為他兒子套上花環,並勉勵兒子「出國取經,建設台灣」的那個時刻。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營盤口。幸留下有父親的遺作,讓子孫傳誦。
 
  八卦山形一長龍,地靈造化奪天工
 廬舍川環成玉帶,門庭蕉禾配二虹
 遠眺營盤炎峰地,近視虎山拱草堂
 水不波年年登榜,士出中興建南崗。/家居

  壯志圖成數十秋,務完盡責老退休
 清溪垂釣偶訪友,閑修孔孟或尋幽。/閑雲野鶴

  克盡難關渡萬難,萬般行業出壯元
 十載寒窗百年計,有朝名就耀門楣。/勉子女
(2010.1.28.台灣時報/作者台中市地方稅務局稅務員退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ang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