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凡到過倫敦的人,大都會到西敏寺一遊。西敏寺、國會大廈、大鵬鐘齊名並列。
自一○六五年以來,英王加冕、喪禮、歷史性慶典,皆在西敏寺舉行,共有卅九位國王在此加冕,共有十三位國王、十五位王后埋葬於此。西敏寺代表皇室的榮耀與尊崇,亦成為英國名人埋塚之所,許多政治家、音樂家、文學家、科學家,甚至於二次世界大戰無名英雄,也在西敏寺立有紀念碑文。
左顧右盼,上仰下俯皆是歷史名人,當景仰某一位偉人時,也許腳下已踩著另一位偉人,西敏寺是群眾文明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地方,西敏寺不是搞個人崇拜的紀念堂。
反觀台灣,不是搞個人崇拜,便是搞造神運動,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神聖得不可侵犯,蔣公比國父大,光中正紀念堂的面積就比國父紀念館大二倍,蔣中正獨尊獨大,由此可見一斑。
國民黨不分區立委黃德福擬提案把中正紀念堂更名為「總統紀念館」,引來朝野注目,簡直是一聲春雷。
台灣民選總統勝出,群眾文明萬歲,中正紀念堂何妨學習倫敦西敏寺的作法,也讓台灣群眾文明發揮得淋漓盡致。
中正紀念堂易名為「台灣建國紀念館」或「台灣獨立紀念堂」或「台灣民主廣場」「台灣民主紀念館」都可象徵著新時代的來臨,又黃德福立委石破天驚的想法也不錯,更名為「總統紀念館」,也可讓周公輔政,完成君主世襲任務,名不見經傳,身後寂寞的嚴家淦總統也有個棲身之所,也是功德無量。
(黃曜隆撰稿/2002.3.19.台灣日報/天天廣播電台天天短評/微言大義經過5年,2007.5.19.終於正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ang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