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市場出現有大量含鎳金屬之眼鏡框架、手錶販賣,這些商品皆來自中國,品質低劣、價格便宜,不但影響國人健康,且有擾亂台灣經濟秩序之嫌。政府應儘速採取管制措施,或應公布列入為應實施進口商品檢驗品目。
 
含鎳金屬如手錶、眼鏡框架、耳環、人造首飾、鈕扣等,與人體皮膚接觸會產生皮膚過敏現象。因含鎳而引起的健康問題,自一九九一年以來,歐洲共同市場委員會即進行計畫管制鎳應用於與皮膚有直接接觸的物件,如手錶、鈕扣、人造首飾及眼鏡框架等。歐洲共同市場把鎳列入危險物質及製品,並訂定有關測試方法以便執行。管制的產品,如未能符合測試規定,便不能在歐洲共同市場(歐盟)出售。如採用含鎳鍍層的話,則該物品需要通過有關測試,要保證在三年內正常使用情況下,釋放出不多於每星期每平方厘米○點五微克的鎳含量。
 
無鎳產品行動大勢所趨,將成為國際市場的新潮流,要維持競爭力,必須掌握電鍍液不含鎳技術,或以金屬鋁、鈦迎合世界潮流。
 
筆者於近半年內,曾二度前往澳門、珠海、深圳、廣州、惠州、桂林商務旅遊,發現在觀光景點上有許多攤販兜賣三副一百元台幣的老花眼鏡,五只一千元台幣的手錶,即是含鎳金屬的產品,台灣觀光客不知究竟,見獵心喜,以為買到便宜貨。
 
政府不能漠視國人健康,更不能讓中國低劣廉價商品氾濫台灣,無端打擊合法經營的鐘錶眼鏡店。                
(黃曜隆/2002.11.3.自由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ang Al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